河東憶曲《─之六》星夜下的三頂帳篷
張銀樹
93.10.25.
何處是天上星星的故鄉?
我說:
那星空難測深處,
遠古多少浪漫傳說,
都附會了,
就算是─
愛因斯坦發明了相對論,
哈伯望遠鏡拍下宇宙的盡頭,
廣寒宮的故事,
月光不曾遺漏半點,
銀河邊的故事,
星光不曾稀釋少許;
這一切─
當草地上搭起三頂帳篷,
山神和谷神發出寧靜的誘惑,
竹筒飯的清氣,
靈敏鼻子淘盡香息,
田野菜的滋味,
犀銳舌頭蕩盡甘甜。
何不讓我們同在一起,
就在今夜,
盡情都陶醉去了!
星空,
那浪漫的傳說,
都把夢裡當作故鄉。
回想那青蔥的群山和綠色的野地不就是孩子們的故鄉呢!對他們來說,露營不是追求大自然的野趣,也不是尋找山林沐浴的暫時享受,只不過是因為好奇,只是想體驗一番未曾有過的經驗,如此而已。
只記得他們沒有攜帶多少鍋碗、盤子,也沒有帶著什麼蔬菜、肉品,因為多數家裡只有那麼一些些,全家人吃飯是比一個人露營吃飯來得更為重要;外地人也許認為此地的物質生活這般寒酸,孩子們應該不會過得怎麼快樂,然而天真的笑聲與笑容卻是處處可見到、可聽到。
孩子們有的撿了些大小石頭,就在草地上很純熟的建起爐灶;有的走到梯田邊摘了野菜,從田裡捕了幾隻肥美的青蛙,到山溪裡捉了幾尾不知名的魚;也有的走過了河溪,在山間小路旁鋸下了長而粗的竹子,回到露營地,大夥們做起了一雙雙筷子,也做起了幾支湯匙,尤其做起了一個個竹筒|他們說這樣可以作為煮飯、煮菜、蒸肉使用,那時都沒有人說這就叫做竹筒飯或竹筒菜,我只記得掀開了一片片竹蓋子,那不只是米粒、青菜的香味,更滲透著一股淡淡清新的青竹味,真的叫人捨不得放在口中咀嚼,孩子們卻說沒有什麼稀奇,於是乎我頓然覺得自己對於大自然是那麼無知而可笑。
夜這個大黑幕早就把這群山蓋得一點都不透色,前山、後山難得看到一盞小小的燈光,極目四望,大地竟然暗得讓夜空更為清晰亮麗。
「老師,月亮周圍一圈圈的彩色圓環很漂亮!」學生這麼說道。
我隨口答道:「那叫做月暈。」
「半山腰瀰漫著很多霧,那又叫做什麼呢?」
「那叫做山嵐,其實就是雲氣。」
「老師,你知道天上那一顆是織女星呢?那一顆是牛郎星呢?」
「天上有沒有神仙呢?他們都住在那個星座呢?」
「嫦娥那麼笨,為什麼一個人要飛到月亮去呢?」
「天上漂亮的仙女會不會談戀愛呢?」
我看了看那遍空的星辰,中央銀河白練一帶,其左右的大大小小星星就是那樣的閃呀閃,凝望了許久,我沒有指出牛郎、織女那兩顆星星,因為我不知道;當然我也不知道天上住了什麼神仙,至於仙女應該是很美麗的,談不談戀愛呢?那只好讓年少的孩子們自己去想像與編織;倒是「數大便是美」的夜空實在太美了,真的不想去分辨這一顆星星叫什麼名字,那一顆又叫什麼名字,南方的一群星星是什麼星座,西方的另外一群又是什麼星座。
夜深了,帳篷裡學生們的嬉哈笑聲漸漸輕了,我獨自一人靜靜的坐在草地上,凝視著星夜天空,心想,如果有神仙住著,就請她們不要那麼無情的滑落西方的天邊,不妨溜進學生們的夢鄉,明早一定可以聽到更多美麗的傳說─你且說,如果沒有伴著七嘴八舌的嚷嚷叫鬧聲,能算是露營的那一夜嗎!